定制萧若风19(1 / 1)
晨光熹微,荥阳城外的官道上,琅琊王府的车队早已整装待发。
玄色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,车轮碾过青石板,留下细碎的声响,却迟迟没有动身的迹象。
萧若风一袭杏色锦袍,他翻身下马,立在城门前的石阶下,目光灼灼地望着那巍峨的城门楼。
晨雾尚未散尽,朦胧了城楼的轮廓,也模糊了他眼底的期待。
“王爷,时辰不早了,再耽搁,怕是赶不上今日的宿头。”
随行的侍卫长低声提醒,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。
他跟随萧若风多年,从未见这位素来端方持重的王爷,为谁如此牵肠挂肚。
不过,看来陛下的期望是达到了,这位向往江湖的主子,在朝堂上算是有了牵绊,只是看王爷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。
萧若风没有回头,只是抬手摆了摆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:“再等等。”
他在等什么,侍卫长心里清楚,整个车队的人都清楚。
他们在等那位荥阳郑氏的女公子,他们琅琊王府未来的女主子。
晨雾渐渐散去,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,给城门楼镀上了一层金边。
萧若风的指腹划过冰冷的剑鞘,那日她抚摸的时候,分明是带着温度的。
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,城门前依旧只有往来的行人和商贩,没有那道他心心念念的身影。
萧若风轻轻叹了口气,眼底的光暗了暗,却还是扯出一抹释然的笑,到底时间短了些,不能要求太多。
“走吧。”他声音微哑,翻身便要上马。
就在他的靴尖刚踏上马镫的瞬间,眼角余光忽然瞥见城楼上闪过一抹青绿。
萧若风的动作猛地顿住,猛地回头望去——她还是来了, 在他车队启程的最后一刻。
晨光中,郑玉卿立在城楼的飞檐下,一身青绿衣裙如春日新抽的柳丝,裙摆随风轻扬。
外面罩着一层薄如蝉翼的青纱,多了几分缥缈气质,发间插着一支银色流苏簪,流苏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晃动,折射出细碎的光。
她手里握着一把团扇,扇面是淡青色的缂丝海棠,此刻正轻轻拢在胸前,像是在掩饰着什么。
萧若风的心猛地一跳,方才的失落瞬间被狂喜取代。他甚至忘了翻身上马,就那样站在原地。
仰头望着城楼上的姑娘。他知道她来了,她终究是来了。
城楼上的郑玉卿像是察觉到他的目光,微微抬眼,恰好与他对视。
四目相对的瞬间,萧若风清晰地看见她眼底的一丝慌乱,随即她便垂了垂眼睫,将脸侧开少许,团扇遮住了唇角。
萧若风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,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。
他对着城楼上的身影,轻轻拱了拱手,动作虔诚而郑重。
随后,他翻身上马,勒住缰绳,回头又望了一眼那道青绿身影,才朗声道:“启程。”
“驾——”
马蹄声响起,车队缓缓向前移动。萧若风坐在马背上,没有再回头,这些就够了。
城楼上,郑玉卿望着渐渐远去的玄色车队,直到那抹黑色变成一个小点,消失在官道的尽头,才缓缓收回目光。
她垂着眼,指尖无意识地捻着团扇的扇柄,先前萧若风所见的慌乱早已不见。
“阿璇,看得这般出神,莫不是舍不得?”
一道戏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郑玉卿回头,见郑宁姝正倚着城楼的柱子,手里把玩着一串佛珠,眼底满是笑意。
哪里是看出神了,这分明就是又一次拿捏了那个琅琊王,她以前怎么不知道这个小侄女那么能演戏。
郑玉卿好似听不出来这种调侃一样,语气依旧清淡:“小姑姑说笑了。”
郑宁姝走上前,与她并肩而立,望着车队消失的方向,慢悠悠的说着。
“琅琊王萧若风,端方雅正,文武双全,又是皇亲国戚,这般人物,确实引人欣赏。只是不知道,我家阿璇的这份欣赏,可关风月?”
郑玉卿的眼睫轻轻颤了颤,握着团扇的手紧了紧,许久都没有说话。
原来,她的动摇这般明显啊,小姑姑都能看出来几分。
城楼上的风渐渐大了,吹起她的裙摆和发间的流苏,也吹乱了她的心绪。
萧若风很好,她承认。
无论哪一方面,都很好。
可要说“风月”,似乎还太早。
她是荥阳郑氏的女公子,是顶级门阀世家教养出来的姑娘。
自小接受的教育告诉她,感情从不是一时的心动,而是长久的考量。
萧若风的家世、人品、能力,都与她匹配,甚至超出了预期,与她心中的计划并不冲突。
所以,她不排斥与他有一段纯粹的感情,甚至愿意试着去了解他、接纳他。
但她的要求很高,绝非一时的温柔便能打动。她要的,是一生一世的并肩,是无论风雨都能彼此信任的坚定,是能与她站在同一高度、看懂她所有心思的默契。
而且,她了解自己,在她没动心之前,若是有半分达不到她的要求,翻脸无情,她也最会了。
萧若风现在做到的,还远远不够。
许久之后,郑玉卿才轻轻开口,声音很轻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:“无关风月。”
确实无关风月。雅正肃穆的公子,自然值得欣赏,可她郑玉卿,从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动的人。
萧若风想真正走进她的心里,路还长得很。
郑宁姝没说话,眼里的戏谑半分未消解,要不是钱塘还有人等着她,她还真不想回去了,这出大戏,有的看头了。
这两人啊,愿打愿挨,还有的磨呢! ↑返回顶部↑